close
康軒版第二冊第十一課〈下雨天,真好〉
這是一篇節選過的課文,如果是作者自己節選的,那就是作者在開我們的玩笑;如果是其他人節選的,那麼,這個負責節選的人,肯定跟作者琦君有仇。
第一段,開門見山,直接破題,道出對雨天的欣喜之情。
以「感嘆」來強調:
「啊,好極了!又是個下雨天。」句中的「又是」二字,也強調著這樣的感情。
喜歡下雨天的原因:(這「原因」也是文章後續發展的重點)
【問題】雨天總是把「我」帶到一個什麼樣的「處所」?
→ 一個可以重享「童年歡樂」的境地。
【句型】用「B」把「A」串起來
【課文】 我要用「雨珠的鍊子」把「它」串起來
【例句比較】 用「黃金的鍊子」把「珍珠」串起來
→ 「黃金」只是鍊子的材料,「珍珠」才是要串起來的寶貝。
→ 「雨珠」只是鍊子的材料,「它」才是要串起來的寶貝。
【文意深究】
「下雨」只是「媒介」,一個「觸景生情」的「媒介」。讓作者覺得「下雨天,真好」的原因,在於被串起來的「它」。
【問題】「把它串起來」的「它」是什麼?
→ 那些「有趣的好時光」,也是指「歡樂的童年」。
【問題】串起來之後,為何不戴在脖子上?為何說「繞在手腕上」?
→ 「戴在脖子上」給別人看,「繞在手腕上」給自己看。
→ 「繞在手腕上」有「捧在手心裡」的聯想,表現「珍愛」之情。
【問題】那麼,請問作者喜歡下雨天的原因是什麼?
→ 「雨」勾起了「童年的歡樂記憶」。
第一段要處理的是:「下雨天」為什麼「真好」的原因。接下來的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段,都在敘述「歡樂的童年」,也全都扣著「下雨天」來寫。
場景:浙江永嘉老家,年僅六歲的「我」。
第二段,寫母親。
第三段,寫雨天在院子裡玩。
第四段,寫長工,以阿榮伯為代表。
第五段,寫父親。
第六段,寫「熱鬧」,大人聽曲,小人吃東西。
總結這五小段的內容,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
對於一個六歲的小女孩而言,「下雨天,真好」的原因就是「有吃有玩有人陪」,若要講抽象一點,就是所謂的「幸福的感覺」。
第七段,寫淒涼寂寞。
第八段,寫「莫名其妙」。
前幾段從「溫馨」寫到「熱鬧」,到了第七段一下子「變調」為「淒涼寂寞」,造成情感上的極大落差,這樣的落差,如果沒有處理好,那就是「先盛後衰」的敗筆了。
放開「先盛後衰」的敗筆不談,且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:文章如果不這樣「變調」,就會陷溺在「童言童語」裡面,然後結束,這樣會讓整篇文章顯得很「ㄙㄨㄥ ˊ」,欠缺引人品味的深度。可是,「變調」為「淒涼寂寞」,又會讓文章脫離主題,變成「下雨天,真不好」的局面。所以第八段,也就是最後一段,就必須扭轉「離題」的危機,把文章拉……拉回主題。
再來看文章最後兩段的敗筆。
為了避免從「熱鬧」到「淒涼寂寞」的突兀之感過於明顯,所以第七段的開頭這兩句:
「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」
「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」
就必須負起橋接文意,轉換文氣的功能。
這樣講很抽象,讓我打個具體一點的比方,好比說一輛在高速公路上飛奔疾馳的車子,從時速一百一十要進入市區停紅燈,在進入「交流道」前,與在「交流道」中的減速就很重要。車子不可能以高速直接衝到紅燈前,從時速一百一十立刻變成時速零,就算車子可以做得到,坐在車上的乘客也會受不了。
看看第七段的內容:
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
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
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。
如果「不長大」 →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
但是「不能不長大」→所以離家到杭州念中學
→所以不能再「沉浸於雨的歡樂中」
→所以「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」
文章到了第七段突然「變調」為「淒涼寂寞」,就算有了橋接文意、轉換文氣的兩句,對讀者而言,這樣的情感落差,實在讓人難以接受。反覆讀了幾次,總會覺得「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」這一句,怎麼也銜接不上前兩句,真的只能用「天外飛來一筆」來形容文意的錯斷。
如果第七段的前後錯亂,是「天外飛來一筆」;那麼,「莫名其妙」的第八段,整段文字就是「神來之筆」── 神經病跑來加一筆,很難相信這是出自名家手筆的文章。
第八段的內容是:
有一次,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。
我駐足凝望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,
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。
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,笛聲低沉而遙遠,然而我卻仍能依稀聽見,在雨中。……
從文意的承接來看,「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」,自然還是「淒涼寂寞之感」,帶著「淒涼寂寞」駐足凝望,看著「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」,「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」,這「卻」字在此,是說「悠揚的笛聲」令人心神振奮嗎?如果是,這樣的描寫空泛無根,前後毫無承接,而且文末又說這雨中聽笛,已經「是許多年前的事」,這「悠揚的笛聲」,其實是「低沉而遙遠」的。而今的我,因為「下雨天,真好」,所以「在雨中」仍然能夠依稀聽見許多年前那「低沉而遙遠」的笛聲;因為「下雨天,真好」,所以「在雨中」那「低沉而遙遠」的笛聲,聽起來是「悠揚的」,是令人喜悅振奮的?
是這樣嗎?好像又不是這樣。
課本裡的「欣賞」寫道:「『淒涼寂寞』的感覺是抽象的,作者卻藉著聽笛的描繪,讓讀者可以具體而真實的領會,於是屬於童年的歡樂,便隨著悠揚的笛聲幻化了,消失了,留下咀嚼不盡的綿長情韻。」
「淒涼寂寞」的感覺是抽象的 → 這個當然。
作者卻藉著聽笛的描繪,讓讀者可以具體而真實的領會
→ 原來笛聲是對「淒涼寂寞」具體而真實的領會,
那就不是令人喜悅振奮的囉!
於是屬於童年的歡樂,便隨著悠揚的笛聲幻化了,消失了
→ ???
留下咀嚼不盡的綿長情韻
→ 這個我知道,就是文章最後的「……」,
不過,個人認為寫成「※@※○#X」,也許會更好。
【課文相關】
翰林版第四冊第十二課,也節選了〈下雨天,真好〉一文,共有十段。從內容上看,翰林版自然比較接近原文。比較兩篇節選課文的最後兩段,雖然翰林版的稍微好些,但是最後一段,同樣被「劫選」得「莫名其妙」。
康軒版第七段
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。
翰林版第九段
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。因為我想念遠在故鄉的母親。下雨天,我格外想她。因為在幼年時,只有雨天裡,我就有更多的時間纏著她,雨給我一分靠近母親的感覺。
康軒版第八段、翰林版第十段
有一次,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。我駐足凝望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,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。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,笛聲低沉而遙遠,然而我卻仍能依稀聽見,在雨中。……
在這最後一段中,康軒版與翰林版原全一樣,細微的差別只在於翰林版少了「低斜」兩個字,作「……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的梅花」。
這是一篇節選過的課文,如果是作者自己節選的,那就是作者在開我們的玩笑;如果是其他人節選的,那麼,這個負責節選的人,肯定跟作者琦君有仇。
第一段,開門見山,直接破題,道出對雨天的欣喜之情。
以「感嘆」來強調:
「啊,好極了!又是個下雨天。」句中的「又是」二字,也強調著這樣的感情。
喜歡下雨天的原因:(這「原因」也是文章後續發展的重點)
【問題】雨天總是把「我」帶到一個什麼樣的「處所」?
→ 一個可以重享「童年歡樂」的境地。
【句型】用「B」把「A」串起來
【課文】 我要用「雨珠的鍊子」把「它」串起來
【例句比較】 用「黃金的鍊子」把「珍珠」串起來
→ 「黃金」只是鍊子的材料,「珍珠」才是要串起來的寶貝。
→ 「雨珠」只是鍊子的材料,「它」才是要串起來的寶貝。
【文意深究】
「下雨」只是「媒介」,一個「觸景生情」的「媒介」。讓作者覺得「下雨天,真好」的原因,在於被串起來的「它」。
【問題】「把它串起來」的「它」是什麼?
→ 那些「有趣的好時光」,也是指「歡樂的童年」。
【問題】串起來之後,為何不戴在脖子上?為何說「繞在手腕上」?
→ 「戴在脖子上」給別人看,「繞在手腕上」給自己看。
→ 「繞在手腕上」有「捧在手心裡」的聯想,表現「珍愛」之情。
【問題】那麼,請問作者喜歡下雨天的原因是什麼?
→ 「雨」勾起了「童年的歡樂記憶」。
第一段要處理的是:「下雨天」為什麼「真好」的原因。接下來的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段,都在敘述「歡樂的童年」,也全都扣著「下雨天」來寫。
場景:浙江永嘉老家,年僅六歲的「我」。
第二段,寫母親。
第三段,寫雨天在院子裡玩。
第四段,寫長工,以阿榮伯為代表。
第五段,寫父親。
第六段,寫「熱鬧」,大人聽曲,小人吃東西。
總結這五小段的內容,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
對於一個六歲的小女孩而言,「下雨天,真好」的原因就是「有吃有玩有人陪」,若要講抽象一點,就是所謂的「幸福的感覺」。
第七段,寫淒涼寂寞。
第八段,寫「莫名其妙」。
前幾段從「溫馨」寫到「熱鬧」,到了第七段一下子「變調」為「淒涼寂寞」,造成情感上的極大落差,這樣的落差,如果沒有處理好,那就是「先盛後衰」的敗筆了。
放開「先盛後衰」的敗筆不談,且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:文章如果不這樣「變調」,就會陷溺在「童言童語」裡面,然後結束,這樣會讓整篇文章顯得很「ㄙㄨㄥ ˊ」,欠缺引人品味的深度。可是,「變調」為「淒涼寂寞」,又會讓文章脫離主題,變成「下雨天,真不好」的局面。所以第八段,也就是最後一段,就必須扭轉「離題」的危機,把文章拉……拉回主題。
再來看文章最後兩段的敗筆。
為了避免從「熱鬧」到「淒涼寂寞」的突兀之感過於明顯,所以第七段的開頭這兩句:
「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」
「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」
就必須負起橋接文意,轉換文氣的功能。
這樣講很抽象,讓我打個具體一點的比方,好比說一輛在高速公路上飛奔疾馳的車子,從時速一百一十要進入市區停紅燈,在進入「交流道」前,與在「交流道」中的減速就很重要。車子不可能以高速直接衝到紅燈前,從時速一百一十立刻變成時速零,就算車子可以做得到,坐在車上的乘客也會受不了。
看看第七段的內容:
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
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
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。
如果「不長大」 →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
但是「不能不長大」→所以離家到杭州念中學
→所以不能再「沉浸於雨的歡樂中」
→所以「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」
文章到了第七段突然「變調」為「淒涼寂寞」,就算有了橋接文意、轉換文氣的兩句,對讀者而言,這樣的情感落差,實在讓人難以接受。反覆讀了幾次,總會覺得「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」這一句,怎麼也銜接不上前兩句,真的只能用「天外飛來一筆」來形容文意的錯斷。
如果第七段的前後錯亂,是「天外飛來一筆」;那麼,「莫名其妙」的第八段,整段文字就是「神來之筆」── 神經病跑來加一筆,很難相信這是出自名家手筆的文章。
第八段的內容是:
有一次,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。
我駐足凝望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,
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。
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,笛聲低沉而遙遠,然而我卻仍能依稀聽見,在雨中。……
從文意的承接來看,「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」,自然還是「淒涼寂寞之感」,帶著「淒涼寂寞」駐足凝望,看著「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」,「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」,這「卻」字在此,是說「悠揚的笛聲」令人心神振奮嗎?如果是,這樣的描寫空泛無根,前後毫無承接,而且文末又說這雨中聽笛,已經「是許多年前的事」,這「悠揚的笛聲」,其實是「低沉而遙遠」的。而今的我,因為「下雨天,真好」,所以「在雨中」仍然能夠依稀聽見許多年前那「低沉而遙遠」的笛聲;因為「下雨天,真好」,所以「在雨中」那「低沉而遙遠」的笛聲,聽起來是「悠揚的」,是令人喜悅振奮的?
是這樣嗎?好像又不是這樣。
課本裡的「欣賞」寫道:「『淒涼寂寞』的感覺是抽象的,作者卻藉著聽笛的描繪,讓讀者可以具體而真實的領會,於是屬於童年的歡樂,便隨著悠揚的笛聲幻化了,消失了,留下咀嚼不盡的綿長情韻。」
「淒涼寂寞」的感覺是抽象的 → 這個當然。
作者卻藉著聽笛的描繪,讓讀者可以具體而真實的領會
→ 原來笛聲是對「淒涼寂寞」具體而真實的領會,
那就不是令人喜悅振奮的囉!
於是屬於童年的歡樂,便隨著悠揚的笛聲幻化了,消失了
→ ???
留下咀嚼不盡的綿長情韻
→ 這個我知道,就是文章最後的「……」,
不過,個人認為寫成「※@※○#X」,也許會更好。
【課文相關】
翰林版第四冊第十二課,也節選了〈下雨天,真好〉一文,共有十段。從內容上看,翰林版自然比較接近原文。比較兩篇節選課文的最後兩段,雖然翰林版的稍微好些,但是最後一段,同樣被「劫選」得「莫名其妙」。
康軒版第七段
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。
翰林版第九段
如果我一直不長大,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。然而誰能不長大呢?到杭州念中學了,下雨天,我有一股淒涼寂寞之感。因為我想念遠在故鄉的母親。下雨天,我格外想她。因為在幼年時,只有雨天裡,我就有更多的時間纏著她,雨給我一分靠近母親的感覺。
康軒版第八段、翰林版第十段
有一次,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。我駐足凝望著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低斜的梅花,卻聽得放鶴亭中響起了悠揚的笛聲。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,笛聲低沉而遙遠,然而我卻仍能依稀聽見,在雨中。……
在這最後一段中,康軒版與翰林版原全一樣,細微的差別只在於翰林版少了「低斜」兩個字,作「……碧藍如玉的湖水和低斜的梅花」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