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書是我寫的,但是我不在此推銷,書上其他小問題我也不會主動張貼在此丟人現眼。不過,這是個普遍困擾師生的教學與評量的問題,所以將問題與回覆在此分享。


【翰林編輯部來函】

WIN贏國文複習講義P80
1.七情六欲
2.八面玲瓏
3.如隔三秋
4.女大十八變
以上詞語中的數字實指或虛指確認為何?是否有典故呢?一說七情六慾為佛家用語,為何是虛指?

實指與虛指這個單元頗多爭議呢,接到很多的客訴,而且有老師對於「十二轉」及「十二年」的論點,感到懷疑不能認同,為何要放入這篇來混淆視聽?

【我的答覆】

關於「數字的實指與虛指」,我是以「做踏實學問」、「寫心得報告」的態度來撰寫這個單元,至少,這是我累積教學實務與些許的學養所完成的論證。並不是為了出版一本總複習參考書,才來寫這單元,這是我站在講台上面對學生的疑惑,讓自己有系統、有條理地講述一項學問的基礎;我沒有辦法讓人人接受我的觀點,但是我如果不能有個說服自己的觀點,我會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站在講台上解說這些問題。

何謂「數字」之「實指」?

一個包含「數字」的詞語,放在句子中,該「數字」在句子的文意中,指著確實的數字,才有資格稱為實指。反之,則為虛指。

「三姑六婆」、「七情六欲」、「如隔三秋」有出處、有典故,這個我當然知道。但是有出處、有典故的詞語所包含的「數字」,放到句子中,就一定是「實指」嗎?很抱歉,我完全不能接受這種說法。

就以「三姑六婆」、「七情六欲」來說,當它放進句子中,用來形容某人時,在語義上已經是「泛指」某一類的人,或「泛指」各種情感欲念,根本不具備「確實的數字」的條件。

再進一步談,「三姑六婆」和「七情六欲」作為「成語」來使用,從語言學的立場上看,它們已經抽離了原始出處典故的具體涵義,提升到一個更為抽象的層次去活用。

因為「如隔三秋」有出處、有典故,所以這裡的「三」就是「實指」?且不論「三秋」指「三季」或「三載」,「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」是個明顯的「誇飾」用法,既然是誇飾用法,就應該視為「虛指」。這是文學,不是科學檢測報告,這一點我很確定。

「女大十八變」的「十八」也是誇飾用法,在「數字的實指與虛指」這個議題上,我不需要替這個「十八」尋典故、找出處,但是我確認它是「虛指」,這就夠了。

至於「八面玲瓏」的「八面」,也是同樣的道理,它是「泛指」待人接物的各方面,根本不是指方位上東西南北的八個向度。同樣的道理,「四面八方」也是「泛指」各方面。所以當我們說:「小春做人八面玲瓏。」絕對不是指小春在面向「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北、東南、西北、西南」時的處世技巧。

最後說明,在此單元中,放入余老師來函不同論點的立場。

對於「有老師」不能接受,我可以尊重不同的觀點,更樂於傾聽不同觀點的論述。但若說這是「混淆視聽」,就太誇張了。

既然我是以作學問的態度來撰寫此單元,接到來函指正,很開心能得到不同觀點的論述,更覺得此說有參考價值,徵得余老師同意後,放進書中,讓使用此書的人也可以分享到不一樣的說法,這又「混淆」了什麼「視聽」呢?還是「有老師」認為國中的國語文教師,只能抱緊某某教授的一家之言,貼著某某專家學者的屁股存活,對於課程教材,絕對不可以有第二種聲音,也不准有其他答案。

「數字的實指與虛指」是一種很不理想的題型,尤其是四個選項就只掛著四個成語,更是令人費解命題者究竟想要考什麼?這類型的題目,實在不應該繼續出現在學校的統一命題考查中,就算要出這類題目,也應該以完整的句子作為選項。



【附記】時間:2007/04/14

個人並不認為一個小小的單元會讓教學出現「失於偏頗的危機」,因為問題的關鍵點並不是卡在「切割『典故』與『語用』」上頭,而是在於「虛實定義之釐清」。先定義何謂「數字之實指虛指」,才有虛實可討論。

在教學上,介紹成詞語,如果沒有意外,它理當是包含典故與衍生用法的,必要的時候,還得依據典故出處來行「正本清源」的工夫。既然正常的「成詞語」教學程序中,已經包含了典故出處的探究,致令出現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」的危險,主要源於閱聽者遭遇不甚了了的成詞語所持的態度與慣性。儘管有些人不承認,但是中文作為母語的事實不能抹殺,以母語進行閱讀思考時,一、兩個不甚了了的成詞語,若不具備影響閱讀理解的關鍵地位,「跳過、讓過」是大部分人們瀏覽文章的常態。

這裡還牽涉到人們學習及運用母語的模式,生成語言地圖的主要路徑來自模倣,模仿的對象是閱聽者應用語言文字的環境,而不是先探究典源。一個詞語的「語用」,通常也是這個詞語目前約定俗成的用法。一個有典有故的成詞語,若遇上「望文生義」或「一時凸槌」造成誤用,誤用久了變成習用,大家習用,變成正用,然後一個新的「語用」就形成了,這也是許多成詞語的「成長歷程」。如此深度的人類行為與歷史文化,不應該也不是一個小小的「數字的實指與虛指」單元所能擔當的。

站在中學國語文教學的立場,「典故」與「語用」的切割,對於中學生而言,適度切割是必要的,道理在於上一段所陳述,從誤用到新正用,讓「典故」與「語用」必然要切割。舉例來說,從「典故」的立場看,「挺身而出」本是「連重要物品都來不及收拾就趕著逃命」的意思,與目前的「語用」涵義有天壤之別。又如「放浪形骸」,其「典故」與「語用」也已經指涉不同的涵義,古人的「放浪形骸」,是精神上的神遊,或是身心放輕鬆的快哉;今人的「放浪形骸」,就包含了縱情縱欲生活不檢點的負面意涵。今人不生活於古情境,中學生以至於一般社會人士,也不必然是國故學者,字字講來歷的觀點與作法,實在是矯枉過正與畫地自限。襲改一句先聖之言,此謂之「不切割,無以言」也。

討論切割,目的不在論證「典故」與「語用」孰勝,這是向「有老師」執迷「數字之虛實」於典源,提出重大質疑。如果這些「有老師」,凡成詞語必稱「典故」,要做到「無一字無來歷」,甚至要直接以典故出處來判斷成詞語的數字虛實,那麼就應該對「所有成詞語」一體適用,所有的成詞語,都必須回歸「典源出處的原始義」來使用。不要說遇到數字是一套標準,遇著其他成詞語又是一種規則。

說真的,我很想看看「有老師」平日說話寫文章,如何使用成詞語的「典源出處原始義」來「自圓其說」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噪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